最美家庭夫妻和睦事迹材料

时间:2025-05-24 13:45:45
最美家庭夫妻和睦事迹材料

最美家庭夫妻和睦事迹材料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事迹材料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美家庭夫妻和睦事迹材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美家庭夫妻和睦事迹材料1

世间万物,因和睦而美丽,因和睦而温馨,社会是这样,家庭也是这样。我的家是和睦幸福的三口之家:爱人和我,还有一个女儿,今年13岁,在江南中学读书。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却感到温馨幸福。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一直以来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忠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教育事业中,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勤恳踏实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到为人师表,潜心育人,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我从参加工作来就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是繁重且琐碎的,而我却深深投入其中,没有丝毫懈怠,因为我知道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也知道肩上所担负的责任。

二、勤俭持家,互敬互爱。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女儿在很小时,我们就教育她保护环境意识。每次上街女儿吃完东西会将垃圾收拾整理好后,扔进垃圾箱。为保护环境我们家庭力行低碳生活:出行选择公交车或步行,减少出租车。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读书时,我为了让爱人和孩子能在上班之前吃上早餐,我每天6:30就起来煮稀饭和两个鸡蛋给爱人和孩子吃,争取在孩子和爱人起床后马上吃上早餐。现在孩子上初中了,但每天我还在坚持煮早餐给爱人吃。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我们全家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生活有滋有乐。我带着一颗善解人意的心,热爱家庭的本能,把这个家庭安排得井井有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知道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在生活中我们互相照顾,互相信任,互相支持。每到周末一家人坐在沙发上交流思想,谈笑风生,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我们一起散步,一起出游,有争吵,有欢笑,共同的生活让我们心贴得更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三、关爱家人,家庭和睦。

比尔盖茨说过,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爱和善,它们才是幸福的源泉。我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也是亲身去做的,我积极倡导男女平等,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我们夫妻双方父母都不在身边跟我们住。有一次,我婆婆血压突然升得很高,情况十分紧急,家里人她送到崇左市人民医院急救,病情才得到了控制。婆婆住院10多天,我每天早上6点中就起床煮玉米粥,再炒清淡的青菜送到医院给她。因为婆婆从农村来吃惯家里的玉米粥,在加上高血压,只能吃清淡的菜,医院的饭菜她吃不下。所以每天我送饭菜到医院时都是7点中左右。跟婆婆同一病房的老人看见我一大清早都能送东西给婆婆吃,都夸我能干、有孝心。我们平时对老人照顾很少,我们只能在经济上多给老人给予补偿,每逢寒暑假期我们都会回家探望老人,尽可能多陪老人,尽我们做为子女的孝心。我和爱人一起努力,让家里老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

四、言传身教,育子有方。

马克思说:“父母的行业是教育子女。”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应不断修正自我、提升自我,努力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榜样,使孩子懂得诚实诚信、孝敬老人、与他人和谐相处。在我的教育带动下,女儿变得懂事了,在日常生活中也知道关心老人了。每到节假日女儿都主动说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邻居也经常夸女儿懂事乖巧,是个爱学习,积极上进的孩子。虽然家离女儿学校不远,但平时女儿都打电话回家关心家里的情况,关心父母的身体状况等等。我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没有同意她在自家——民族中学读书,而是让她到江南中学读书。我时时关心女儿沿着正道走,勉励女儿勤奋刻苦学习,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关心女儿的成长状况。

十几年来,我们的家庭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家庭。但我知道“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就应该“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只有每个家庭都和睦了,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丽

最美家庭夫妻和睦事迹材料2

在三门峡,有一个爱心之家,一家三口都是优秀志愿者,夫妻俩曾一同登上“中国好人榜”。

她就是三门峡爱心之家志愿者协会会长小孙和丈夫王世举,女儿王怡楠。几年来小孙和丈夫累计到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市老年服务中心以及敬老院做义工近3500小时,无偿抚养和资助10余名孤残儿童,个人捐款捐物15万余元。

小孙与福利院结缘可以追溯到小时候,做教师的母亲经常去福利院帮忙,小孙自然就和院里的孩子成了玩伴,有时还帮母亲拆缝被子等。成家立业后,她去得少了,但一直没中断过。20xx年,几个经常在福利院碰面的爱心人士开始商议建个qq群什么的,便于大家联系,于是,他们给这个“家庭”起名叫“爱心之家”。小孙自然就成了这个大家庭的头儿。在爱心之家的活动中,常能看到一个高大帅气的男士和小孙不离左右,那就是她的丈夫王世举。王世举在烟草部门上班,小孙张罗公益活动,多是他写策划文案,有时为了一个活动,熬夜到凌晨是常有的事。

就这样,福利院成了小孙和爱心之家队员的基地。每个星期天,小孙和丈夫都会带领志愿者们到福利院做义工,给孩子们洗澡、喂饭,做康复训练及游戏等,福利院的孩子们都亲切的称她为“妈妈”。小孙还积极组织志愿者为福利院捐赠蚊帐、尿不湿、床单、被套、食品等,连续七年“一对一”给福利院的孩子们购买过年的新棉衣、棉鞋。每年大年初一他们都是到福利院和孩子们一起过年。

小孙还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孤残儿童进行重点抚养帮扶。福利院的孤儿党博涛脊膜膨出,做手术后走路不稳,为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生活环境,20xx年6月,小孙和丈夫把孩子接到家将近两年,视同己出,精心抚养,孩子一直给喊他们爸爸妈妈,直至20xx年3月被一对美国夫妻收养。现在那对美国夫妻和小孙家庭成了跨国亲戚。福利院的孩子党金银下肢瘫痪,为了让他将来能自立,她让党金银到自己开的手机店里免费学习维修技术,现在党金银已独立开办了手机维修业务,月收入20xx余元。为了让3个智力正常的残疾青年能融入社会,小孙和她的丈夫带头捐款,并组织志愿者们上街义卖玫瑰花,筹集资金7500元,为他们每人购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

用真情救助孤儿。20xx年6月,小孙在电视台看到陕县东凡乡崔家村有一对夫妇因沼气中毒双双身亡,留下两个女儿由姥爷抚养,大女儿崔刘红14岁,小的崔安心,才1岁半。第二天,她和爱人及朋友就带着食品及文具等来到了孩子的姥爷家,看着这可怜的一家老小,她决定资助两个孩子。当年9月,她将崔刘红从东凡初中转到了陕县一中上学。三年多, ……此处隐藏2934个字……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热心帮助。他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邻居解决一些燃眉之急,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同舟共济,事业有成

他们夫妇是鹤山市知名的鞋材企业家。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他安心的放开手脚大干事业,1993年他通过市场调查后,决定"下海"从商,设厂加工鞋材,一边经营鞋材,一边照顾家庭。xxx担心丈夫一个人太劳累,也坚持要求去厂帮忙,夫妻俩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难一起解决,生活上共同照顾双方老人,事业上互扶互持,二人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从来没有因生活琐事而吵架。由于夫妻俩诚信经营,本分做人,鞋材加工很快打开了销路,一年纯利润可观,家庭收入翻番的增长,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夫妻俩成为了该村的致富带头人。2000年,夫妇找准时机,拓展业务,转换经营项目,扩大规模,成立鹤山市三峡鞋材有限公司,又取得了成功,家庭收入再上一层楼,生活提前步入了小康行列。

三、勤俭持家,崇尚环保

他们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他们时常教导儿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只要家里或办公室没人就关掉一切电源,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热心公益,助人为乐

致富不忘饮水思源,他们夫妇非常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作为鹤山市政协委员、古劳商会副会长,他多方面沟通镇属企业老板,宣传镇委、镇政府的政策法规,在依法纳税、做好社会公益事业及协助镇中小型企业招收员工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多年来,他积极支持镇政府多方筹措资金解决工业区厂区道路硬底化。07年上半年他搬迁新厂房时,自己拿出3万多元将厂房前的道路硬底化,并营造好绿化、美化环境,为过往车辆和行人提供了方便。07年中秋节,他们夫妇偕同厂办公室人员来到镇慈善敬老院慰问,给老人们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并花费1万多元为该院完善办公设备。四川汶川地震,他慷慨捐出1万元善款,同时积极发动员工献爱心,捐款4000元。多年来,夫妇热心家乡建设,共捐款18万多元用于学校建设、修桥筑路、兴建文化室和龙舟赛事等。

牵手相伴二十个春夏秋冬,他们夫妇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夫妻俩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他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

最美家庭夫妻和睦事迹材料5

在凌源市三十家子镇姜杖子村葛家沟组,有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女——25年前,父亲含辛茹苦将女儿养育成人;25年后,父亲患病,女儿放弃高薪的工作和大城市的优越条件,义无反顾的回到偏僻的小山村全力照顾身患脑出血伴股骨头坏死的父亲,不离不弃,用孝心演绎着一段没有血脉亲情,但却有着骨肉相连的那一份难以割舍的人间真情........

25年前,经历婚姻和家庭变故的xxx,在宋杖子镇抱养了刚出生5天的女婴,取名xxx。从小懂事孝顺、聪明勤奋的xxx在20岁那年,被沈阳大学食品检测专业录取,毕业后被大连金州区金华中外合资大酒店聘为员工。xxx暗下决心,等工作稳定后,就把父亲接到身边照顾,就在xxx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候,父亲高血压并发症脑出血伴股骨头坏死突然发作,生命危在旦夕。接到亲属的电话,xxx急速赶回来直奔医院,所有的亲戚都在医院等她回来决定手术的事,当时有个姑姑和她说,你爸病情这么严重,做手术也不一定咋样,家里也没什么积蓄,不然就别做手术了,xxx果断的说,那可不行,无论结果怎样,我都必须给我爸做这个手术,她边哭边说,没有爸爸,我就没家了,她当即在手术单上签了字。做完手术,xxx在医院里昏睡了7天,虽然从死神里把他拉了回来,但是左侧身体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面对残酷的现实,想着含辛茹苦的父亲将自己养育成人,还没享过一天福就病倒了,xxx心如刀绞。她想,如今她就是这个家里的顶梁柱了,她要用柔弱的肩膀撑起这个家,无论如何她也要把父亲照顾好。于是,她毅然放弃了工作,决定在家全力照顾父亲。父亲刚出院的一个月,她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父亲躺着睡一会,就让给抱起来坐一会,父亲身体很胖,每次抱父亲坐起来她得费好大的劲。刚想休息一会,父亲又说大腿疼,还得给揉。一会又要拉一会又要尿的,总是反复的折腾。就这样,在xxx没日没夜的精心照料下,父亲的病情有很大好转,一个月后,就能搀着拄拐下地走路了,由于父亲一条腿没有知觉,xxx就想个办法,在父亲脚上拴个布袋,她在前边拽着这个布袋,父亲往前迈步。本无多少积蓄的xxx连父亲的住院费都不够,但是为了让父亲尽可能的恢复好,她四处筹钱求医问药。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父亲终于自己拄拐能走路了。父亲由于病情所致,性情发生了改变,稍不顺心就发脾气,每当这时,xxx既心疼又委屈,心疼的是父亲刚53岁就重病在身,委屈的是,势单力孤的她过早的经历人生的磨难。想想自己刚24岁,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在这个小山沟里困着,她有说不出的委屈,有时自己郁闷的时候,也想过把父亲送到养老院去,但是又有许多的不舍。

孝心能感天动地,上天很眷顾这个孝女,正当她身处窘境、孤单无助的紧要关头,她通过网络结识了在三十家子高速服务区工作的黎江,在两个人的交往中,了解到xxx的处境,她的孝心打动了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他深深的爱上这个无助的女孩,他决定和xxx一起,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黎江的举动得到了父母支持,母亲表示儿子媳妇结婚后,让儿媳带着她父亲一起到婆家来生活,这样全家人可以一起照顾xxx的父亲。婚后,女婿就把岳父接到家中,专门腾出一间屋子让他住,全家人都以xxx的`父亲为中心,尽量让他尽快适应这个大家庭。每年冬天,由于天短,加上家里有个买卖,xxx的婆家都吃两顿饭,今年,由于xxx的父亲在这里,尽管生意再忙,他家也吃三顿饭,xxx的父亲见一家人对他这么好,对于给这个家带来那么多麻烦有些于心不忍,在那住了一冬,现在暖和了,执意要回自己的家,老亲家一家再三挽留,xxx还是执意回了家。无奈xxx的婆婆让儿媳先陪父亲回家住一段,让她给父亲做工作,尽早回到她们家,大家一起照顾xxx,也能给xxx减少很多负担。

xxx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体贴、相互关爱,生活美满幸福,婆婆待媳妇如亲生女儿一般,婆婆说,金凤从小到大喊的第一声妈是我,我理应把她当亲生女儿对待。xxx从小没享受过母爱,如今她在婆婆身上得到了,她把婆婆当做自己的母亲一样看待,啥事都和婆婆说,遇到不顺心的事,婆婆就安慰她。xxx的丈夫在妻子孝心的感染下,对岳父也是精心照顾。葛玉强是幸运的,上天赐给他一个大孝女;xxx是幸运的,上天赐给她一个疼她、爱她、理解她的好老公的同时,还赐给她一个如亲生母亲一般的好婆婆,正所谓“好人终有好报”。

《最美家庭夫妻和睦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