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

时间:2025-05-13 11:33:53
我国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

我国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国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文描写了一年中我国传统的节日。通过儿歌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了我国传统节日不同的习俗活动。儿歌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课文配有插图,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识记15个生字,会写“贴、街、舟”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知道传统节日不仅带来了快乐,更传递着亲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解决方法

重点:识字、写字、背诵课文

难点: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知道传统节日不仅带来了快乐,更传递着亲情。

2、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解决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课件,音频、生字板贴

1、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图片、视频(教师)

2、多媒体课件:《传统节日》 (教师)

3、熟读课文,预习生字,搜集传统节日习俗。(学生)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观看《传统节日歌谣》,学生拍手跟唱。

(二)揭题,板书题目,识记“传统”二字。

(三)课件出示所有二类字,学生自读一遍圈生字。

(四)随文识字。

1、“宵”:宝盖+肖=宵(加一加)――形声字

2、“巷”:港―三点水=巷(减一减)――三坊七巷图片

3、“祭”:甲骨文字形演变――字源识记

4、“舟”:甲骨文字形演变――字源识记

5、“艾”:――艾草图片

6、“赏”、“堂”――下面分别是土和贝――(比一比)

7、“郎”—“朗”(换一换)

8、“饼”:食字旁+并=饼(形声字)

(五)全班齐读二类字及词语。

二、全班齐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写字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同桌合作读,圈出传统节日名称

三、思考: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有什么习俗?

根据学生回答:

(一)了解春节习俗:贴窗花、放鞭炮、贴对联等。

(二)元宵节习俗:看花灯、吃汤圆、猜灯谜

(三)清明节习俗:扫墓、踏青

(四)端午节习俗:吃粽子、划龙舟、洒雄黄酒、挂艾叶

(五)七夕节习俗:乞巧、吃油饭

(六)中秋节习俗:吃月饼、赏月

(七)重阳节习俗:赏菊、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

(八)除夕:吃团圆饭、守岁

四、传统节日按顺序排列

五、全班结合图片、顺序尝试背诵

六、男女读、同桌合作读、拍手读

七、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作业:

(一)背诵课文。

(二)生字书写

(三)练习册

八、板书设计

传统节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重阳节

除夕

《我国传统的节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