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教学设计

时间:2025-05-13 07:09:56
《军神》教学设计精华[15篇]

《军神》教学设计精华[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军神》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军神》教学设计1

一、简介、导入

1、布置学生收集刘伯承资料。

2、板书:神

(1)指名学生读。

(2)学生查字典,“神”在字典里是什么意思?

(3)补充“军”,学生齐读课题:军神。指名学生理解军神。

师:通过预习,课文中军神指谁?

板书:刘伯承。强调“承”的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中间是“了”。指名学生读“承”,读准后鼻音。

(4)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可适当介绍刘伯承和故事发生的背景。

3、课文中是谁称刘伯承为军神?板书:沃克,教师范写“沃”,强调第四笔为“撇”。

谁把刘伯承称为军神,他是怎么说的?

出示: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4、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三句话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我们平时在什么情况下,说话用感叹号?那该怎么读?

指名学生读这三句话,指名学生评价。齐读。

沃克医生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呢?

【设计意图:课文中的生字虽然较多,但学生在识记方面容易写错的只有“承、沃”这两个字,教师将其挑出来进行专门的读写训练,有利于学生认清、读准这两个生字。在学案中,学生已能根据老师布置的相关内容进行预习,所以很快就能找到沃克医生所说的话,而这句话是课文理解的难点,围绕这句话进行教学,就能起到“提领面顿,百毛皆顺”的效果,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二、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

2、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标出小节号,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按照“求治—术前—术中—术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成四段。

三、出示学案内容,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担心损伤外科男子汉军医职员失声年轻人沃克伤势

土匪手术X刀数一共愣住崭新晕绷带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就字词提出疑问并释疑。

镇定:遇到紧急的饿情况不慌不忙。

损伤:损害、伤害。

土匪:地方上有武装的匪徒。

3、小组讨论分段。

4、汇报分段结果并阐述理由。

四、精读课文,感悟文本。

过渡: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让我们用心地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一)求治

出示:1916年的一天,一位头缠绷带的年轻人走进了重庆城里一家德国人开的诊所。

1、指名学生读这句话。

师:读了这句话,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刘伯承的伤势)

出示:沃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教师简介刘伯承的伤情:

1917年8月,刘伯承加入了孙中山先生改组的国民党。受孙中山先生的委托,刘伯承率领川东护X第一支队的部队对袁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袁军虽然人多,但混乱中也不知道来了多少护X,纷纷掉头奔逃。逃出城外的袁军从枪声断定护X人数不多,便伺机掉头反扑。刘伯承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当他掉头招呼一个落在后面的士兵时,却不幸被一颗敌弹射中,子弹从颅顶射入,从右眼眶飞出,血流如注,他当即昏厥倒地。

出示:沃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2、“不悦”是什么意思?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看到一个“不悦”的沃克医生吗?其余学生评价。

3、沃克医生为什么“不悦”呢?

4、刘伯承为什么不说实话呢?

师:因为当时战争的需要,为了革命,加之对沃克医生还不够了解,刘伯承必须隐瞒自己的去身份去看病,并说自己是邮局职员。

5、他为什么能判断出刘伯承是一位军人?通过沃克医生的话,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伯承?板书:镇定自若

师:沃克医生的话,我们仿佛看到了重伤之下还镇定自若的刘伯承,这种写作方法这叫侧面描写,今后我们在写人的作文中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6、小组内分角色练读课文。指名学生分角色读课文。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课文是本课训练的重点,读好人物的语言可以促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人物的特点,沃克医生的话反衬了刘伯承的镇定自若,因此,精讲这一段时,教者抓住“不悦”一词引导学生反复读、品、评,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沃克医生精湛的医术,感悟刘伯承重伤之下依旧镇定自若的顽强意志。】

(二)术前

出示:要动手术了,可年轻人坚决不使用权用X。

1、X有什么作用?刘伯承要动手术的地方可是我们人身上最敏感的地方眼睛呀,你们有过被灰尘迷了眼或眼睛进沙子的吗?

师:一粒小小的沙子就能让我们这么难受,而今天,刘伯承是要把眼睛里的息肉和烂肉一刀一刀地割掉,他动手术时不用X会怎样?

2、是呀,那不是一般的疼,那是揪心的疼痛,那是难以忍受的疼痛啊,可刘伯承还是决定不用X,为什么?

3、让我们来看提示语,他是怎么对沃克医生说这一句话的。

4、恳切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词语而句子的意思不变吗?

指名学生恳切地读一读,其他学生评价。

5、听了刘伯承这么诚恳坚决的话语,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愣住呢?从沃克医生的愣住,你体会到什么?

小结:沃克医生的“愣住”更加反衬了刘伯承的态度诚恳坚决,情绪沉着镇定。这种写法叫侧面描写。

指名学生读沃克医生的话。

6、这时,年轻的'刘伯承是怎么回答的?

师:动手术的地方可是眼睛啊!刘伯承却说得这么平静。从这平静的口气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刘伯承的坚强勇敢)

所以,沃克医生这样夸他——(生齐读沃克医生的话)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小结:从刘伯承的语言、神态中我们体会到刘伯承的坚强勇敢,这种写法叫正面描写,在描写人物的作文中我们经常采用这种方法。

【设计意图:这段课文抓住人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教者以读促悟,以评促悟,在学生领悟了刘伯承的坚强勇敢、沉着镇定后,再次齐读沃克医生的话 ……此处隐藏17954个字……作、神态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示人的精神面貌。这样的写作方法三年级不可能一下子在读中体会、领悟,教师要有适当的点拔。

五、教学准备:

生字卡图片

搜集刘伯承的资料、录像

六、教学时间:

三课时

学案

1、收集有关刘伯承的有关资料。

2、查字典理解“神”的意思,说一说“军神”的意思。

3、你能根据课题提出哪些问题?

4、标出课文中生字新词,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担心损伤外科男子汉军医职员失声年轻人沃克伤势

土匪手术X刀数一共愣住崭新晕绷带

理解下列两个词语的意思:

镇定:

损伤:

土匪:

5、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根据下列段意,尝试给课文分段。

(1)求治:镇定自若

(2)手术前:坚决不使用X

(3)手术中:忍着剧痛、一声不吭、抓破床单

(4)手术后:勉强一笑,被赞为军神。

6、再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是谁把刘伯承称为军神,他是怎么说的?用“XXXXXXXX”把它画出来。

7、在这篇课文中,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8、用“~~~~”画出刘伯承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刘伯承是一个怎样的人?

9、请你用自己了解的词语来赞扬刘伯承。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8、用钢笔描红下列生字:

沃势局职担损刀共药承

9、读一读,再抄写下列词语:

担心损伤苍白男子汉

军医职员失声年轻人

《军神》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刘伯承坚强如铁、意志如钢的品质。

3、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初步形成在读书时留意作者写作方法的品质。

课前准备:

1、完成课前预习。

2、收集刘伯承的资料,并作了解。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背景

1、课前:谈谈关于十大元帅的事,有机渗透介绍刘伯承的生平。

2、板书课题,读题,字面释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利用“学案”,完成相关学习活动。

2、交流预习情况,教师相机点拨。(词语、主要内容、行文结构)

三、呈现版块,自读自悟

按照文本顺序而教。

1、预设版块一(手术前):

先介绍刘伯承这次负伤前后经过的资料,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大环境。

预设要点:抓刘伯承、沃克医生的`语言和表情神态的词句进行体会。

2、预设版块二(手术中):

预设要点:抓住课文里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表现,进行多元感悟。

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基础上,适时播放电影《青年刘伯承》中“手术台上”的片断。指导感情朗读。

3、预设版块三(手术后):

预设要点:抓住“72刀”“肃然起敬”等,进行全面感悟。

四、升华情感,自然结课

学生写话,升华认识。

《军神》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掌握并运用新词。

2、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3、培养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4、培养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解读“军神”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学问式教学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读题质疑

1、谈话。同学们,首先老师请教大家一个字(板书:神),谁能解释一下这个字?一字多义,是汉字的特点。如果用它来指现实生活中的人,你认为哪种意思更贴切?好,我再加上一个字(军)。两个字合起来什么意思?(齐读课题)

2、读题。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3、质疑。预设:谁是军神?

谁称赞他为军神?

讲了一件什么事?

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二、初读感知,自主释疑

1、初读交流

2、释疑汇报

三、锁定重点,解读“军神”

1、(出示称赞的话语)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

2、自由读,体会沃克说这话的感情。

3、再读,引导质疑:此刻你最想弄明白什么?

预设:沃克为什么会惊呆?

为什么说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为什么说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4、梳理问题,读文释疑

四、交流释问,品读“军神”

1、抓关键词句,体会军人与普通人的不同。

⑴体会就诊时沃克医生的语言和表情变化。

⑵补充资料,进一步体会刘伯承身负重伤却从容镇定。

2、抓关键句段,体会军神与军人的不同。

⑴手术前,抓刘伯承与沃克医生关于“拒绝麻醉剂”的对话,体会其选择之殊。

a、指导理解对话。

b、出示补充资料。

⑵手术中,抓刘伯承的表现,体会其意志之坚。

a、生扣关键词句充分交流。

b、出示影像资料,体会军神钢铁意志。

c、指导多种形式朗读,体会情感。

d、再读重点段,加深感悟。

⑶手术后,抓沃克先生与刘伯承的对话,体会其表现之神。

a、分角色朗读对话。

b、体会72刀凝重的蕴含。

c、又读重点段。

五、回归重点,升华情感

1、说:面对画像,此刻,你想对刘伯承爷爷说些什么?

2、读:朗诵诗歌,升华情感。

六、拓展延伸,再问再究

1、总结全文:这节课,我们读懂了《军神》这个故事,知道了“军神”是人们对刘伯承由衷的赞美。人们还称他为“武神”、“编外参谋”、“教书先生”,每个称呼后面都有鲜为人知的故事,想了解吗?

2、延伸存问,指导课外探究内容,出示课外阅读书目。

附板书:

从容镇定

拒绝麻醉

一声不吭

刘伯承

沃 克

《《军神》教学设计精华[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